首页 > 吃瓜内容 > 作为一名吃瓜群众你真的搞懂了吃瓜这门学科吗?

作为一名吃瓜群众你真的搞懂了吃瓜这门学科吗?

  作者毕导:一个处女座的理工男,用科学的眼光专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,让生活的每一天都活成有趣的段子。

  比如初唐四杰之一的著名历史人物猪八戒,显然不可能吃到瓜。当然,不排除猪八戒会腾云驾雾,可以飞到非洲的可能性。

  看了下面这四张来自17、18世纪的西瓜进化图,实在是让人忍不住想多活几年,等到榴莲和芒果把壳和核进化掉的那一天呢。

  在这个以和平发展、大国崛起为主题的时代,如果一个国家的西瓜产量低下而导致夏天西瓜得依赖进口的话,那基本就是被他国控制了命脉!

  也就是说中国以全球20%的人口吃了全球70%的瓜,而且自己种的瓜全都自己吃了,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堂堂正正干干净净。

  不过我最近吃瓜吃多了,除了每天上厕所的次数变多外,倒是无意间悟透了一个跨越世纪的物理学超级难题!

  大家高中物理课上都学过,在一百年前,电子的发现者、1906年诺奖J.J.汤姆逊老师提出了原子的西瓜模型:

  既然瓜籽在瓜内部的分布存在某种规律,那我们必然可以顺应这种规律,找到一种科学的吃瓜方法,完美避开所有的瓜籽,那吃起来多爽!

  瓜的基本形状是椭球,深浅交替的绿色瓜纹沿长轴的经线方向分布,实际吃时多从赤道处对半分开拿勺子挖着吃。

  从下图可以隐约看出,黑色虚线个部分(也有很多品种是3个部分),每一部分里有两道拼成爱心形的弧!

  为了得到一个完整的平面瓜片,我采用了一种在现代化工业中广泛应用的高级精密加工方式——线切割。

  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有云:西瓜、甜瓜,皆属生冷,世俗以为醍醐灌顶,甘露洒心,取其一时之快,不知其伤脾助湿之害也。

  比如挑西瓜的时候尽量买平价的西瓜,不要买太贵的品种,因为会浪费钱;比如西瓜和桃子千万不能一起吃,因为吃太多会撑死。

  我近日经过严密的控制变量实验,已经揭示了这种刺激的具体表现,即人在空腹状态吃下1 kg冰镇西瓜约会在吃完后半小时±5分钟内拉肚子0.5 kg。

  目前这一成果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图片还不便向大家展示。我已经将其申报了明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。

  天气热很想赶快吃一个冰西瓜解暑,新买来的瓜却是热乎乎的,把热瓜放冰箱里又不知道要多少时间才能冰透,冰透的时候人又可能已经不渴了……

  每个优秀的模型都会基于一些巧妙的假设,这次的理论也是建立在几条非常符合实际的假设之上的,我们称之为理想西瓜假设:

  2、西瓜没有瓜皮,没有瓜籽,瓜瓤也是完全均匀的,不管是导热能力还是密度还是比热容之类的全是均匀的!

  我们把半径9 cm的理想西瓜放在6 ℃的完美冰箱中冷却10小时,计算出的逐渐冷却效果是这样的。

  3、一般10-15 ℃的西瓜口感较为冰爽,从图像上可以看出冷藏12-15个小时为宜。为了每天下班的时候能吃到冰爽的西瓜,建议大家前一天半夜3点起床冰瓜。

  2.谢珊, 吴江涛. 西瓜热物性的测定及冷藏过程模拟[J]. 第七届全国食品冷藏链大会论文集, 2010.